會員登入
帳號:

密碼:

記住我



忘記密碼?

現在註冊!
圍棋資訊及轉帖

職業棋士制度是否應當就此終結 1~2

discuss pic 2021-09-05 07:31:22

弈客轉載

https://home.yikeweiqi.com/#/gonews/detail/49086?type=1

 

【連載】職業棋士制度是否應當就此終結 Ⅰ

作者:辟邪劍譯

 

 

【原文:月刊《圍棋》8月號】終極辯論|職業棋士制度是否應當就此終結?

 

【邀請嘉賓】

車敏洙:職業六段、職業棋士會會長

鄭壽鉉:職業九段、明知大學圍棋系教授。

南治亨:職業初段(前)、明知大學圍棋系教授

趙漢乘:職業九段、2021KB國民銀行圍棋聯賽celltrion隊隊員

樸之勳:職業六段、樸之勳圍棋學院運營

 

【主持·整理】

《圍棋》主編:金正民(音)

 

 


 

 

最近人們非常關注「職業制度」話題。

 

90年代的韓國職業圍棋界,每年只有4~6位的入段者,總體人數停留在100位左右;近來,每年有17位棋手入段,總人數接近400名。通過大賽獎金解決生計問題的人數大約僅在60位左右。

 

在這種情況下,被冷落棋手們的聲音越來越大,過去實行獎金制的政策最近又有回到福利制的傾向,擴張性不足的圍棋界基礎建設能否滿足全體棋手需求?這一問題再次浮出水面。

 

即便如此,再次減少入段人數也非易事。這是因為,如果提高入段難度,本就正在減少的院生更將失去積極性。

 

也有意見稱,應該在不減少入段人數的情況下,建立退役制度,以維持人數。但是,在行政、督導、教練、裁判等大多數崗位都偏重於職業棋手的圍棋界現實中,甚至出現了建立退役制度是「在貓脖子上戴鈴鐺」的自嘲。

 

在如此艱難的亂局中,職業棋手樸之勳六段上傳了建議區分「普及型職業棋士」和「比賽型職業棋士」的文章,一時成為了燙手山芋。

 

月刊《圍棋》迎來創刊54週年,邀請了在圍棋界各領域活動的職業棋手,展開「終極辯論」,毫無顧忌提出敏感問題。

 

希望這次好不容易組織起的辯論不要以版面文章結束,而是有助於尋找實質性的對策,成為變革的起點。

 

 


 

主持人:月刊《圍棋》提供了久違的辯論場所。最近,有關職業制度的焦點問題成為燙手山芋。樸之勳六段發表題為《「普及型棋士」和「比賽型棋士」的區分》的文章經報道成為了話題,也引發了爭論。職業制度作為圍棋界的根基,是重要而敏感的部分。由於本欄目名稱是「終極辯論」,因此,這裡可能會提出令人不適的問題,如果能寬容理解,將非常感謝。

 

在正式開始討論之前,本次的選定主題主要由樸之勳六段引起。先聽一下區分「普及型棋士」和「比賽型棋士」的宗旨,可以嗎?

 

樸之勳:我所寫的文章內容是傳達給職業棋士會同齡棋手的。事實上,與其說是正式提案,不如說是為了理解而簡單寫的文章。

 

雖然圍棋被分類為體育項目,但普及項目和比賽項目完全沒有區分,這就是所提出問題的出發點。教練進行比賽,解說也進行比賽的項目,能否被看作是體育項目,令人懷疑。我認為這種混淆職業分工的做法,既降低了其體育性,也侵害了棋手們的權利。

 

對於成績不高的職業棋手,參加比賽也沒有意義,重要的是改變現有結構,使他們有利於普及推廣圍棋。為了能讓更多棋手參與圍棋普及,韓國棋院應該幫助建立圍棋普及體系。

 

如果說到目前為止,職業制度是培養少數精英職業的體系,那麼今後應該改變認識。我認為,比起照顧職業棋手的稀缺性,應該建立新制度,保障那些放棄勝負而普及圍棋的棋手,讓他們能夠教棋並共享相應的報酬。所以我提出了該方案。

 

車敏洙:就是說把職業棋手分為「比賽」和「普及」吧?40年前,趙治勳九段也曾說過類似的話,但能否實現呢……

主持人:詳細內容將在正式辯論中深入討論。現在轉到第一個主題吧。

 

主題1.職業棋手終身制

職業棋手的身份性,是「運動員」還是「資格證」?

 

主持人:討論會第一個主題是「職業棋手終身制」。這是之前圍棋界禁忌的話題。我會像「終極辯論」一樣果斷地提出來。

 

在職業棋手人數接近400人的現實情況下,雖然標榜為體育運動的圍棋,對退役沒有任何限制。因此出現了很多問題。核心可以概括為:「職業棋手」的定位,是憑實力說話的「運動員」,還是擁有大賽參賽「資格證」的一群人?對此,請各抒己見。

鄭壽鉉:很多人認為職業棋手是圍棋運動員,但實際上並不只扮演運動員的角色。包括教棋、講課、寫作等,我作為圍棋專職人士,從事著各種活動。歷史上圍棋專職人士也不一定只靠比賽生活。只有把職業棋手定義擴大為全體圍棋專職人士,才能解決有關福利的問題。我的立場是,(職業棋手)不一定是勝負師,應該拓寬思路。

 

南治亨:圍棋體育化已經有20年了。就像剛才所說,沒有競爭力、參加比賽也沒有意義的那部分職業棋手,就棋力而言,與年輕的業餘高手沒有顯著差別。我認為在圍棋體育化之後,這個問題早就應該解決完畢。

 

從其他體育項目來看,在現役時期同時擔任主教練是沒有先例的。現役運動員應該集中精力提升棋力,但是擁有運動員資格,同時擔任解說、教練等其他角色,其棋力和專業性也會因此下降。鄭教授的話雖然在過去模式上是對的,但圍棋既然是現代體育項目,就應該對這一部分作出調整。

 

南治亨.jpg

南治亨教授

 

鄭壽鉉:就是說,做解說或教練的人應該放棄做運動員吧?

 

南治亨:是的,他們在不同的工作中參加比賽,雖然也可能取得好成績,但這有違「運動員」的身份。我認為,無論是運動員還是教練,都應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。

 

樸之勳:我也想對這部分說點什麼。原來解說員有權評價運動員,必要時候也會露骨地批評。但是也有解說員和運動員第二天在比賽中遭遇的情況。這時候你還能口不擇言嗎?甚至出現運動員和教練同台比賽,運動員還能專心比賽嗎?這已經不是公平比賽了。

 

車敏洙:我也對元老們說,不要參加國家預選賽之類的比賽,建議他們只參加元老賽。但是終身制問題,我們給免狀的時候可沒有年限吧?這無疑是通過定段賽獲得的資格證。要對那些人說:「現在圍棋是體育項目,你們不要再下職業比賽了。」並不容易。請現實一點。

 

趙漢乘:我昨天確認了一下,發現還有81位比我早入段的棋手,比我定段時減少了40位左右。大部分是因為去世或有特殊原因而隱退的,我覺得有問題。我認為,如果是體育,勝負應該是最重要的,但現實卻完全不是這樣。因為爭勝負的棋手都忙於用功,與勝負無關的棋手卻引領行政或大部分方向。我感受到的是,爭勝負的棋手好像被擠出了中心。

 

南治亨:從我的觀點來看趙漢乘所說的事,過去50年間只選拔出100名左右的老棋手,而選滿100名年輕棋手,並不需要幾年時間。在這種情況下,我認為棋手們不可能發出單一的聲音。爭勝負的年輕棋手如果有現實中的不滿,應該建立屬於他們的組織,提出意見,共同發出自己的聲音。

 

主持人:討論的主題好像有點跑偏了。現在的辯論中心是,職業棋手的定義,是爭勝負的運動員,還是這些人擁有參加大賽的資格證,請先提出意見。

 

車敏洙:棋手應該拿到資格證去參加大賽。雖然不是不知道「比賽型職業」這件事,但這個問題是「誰能把鈴鐺戴在貓脖子上」。最初並沒有規定職業棋士的身份限期到幾月幾號為止,中途再來決定真的不容易。

 

南治亨:首先不能用年齡來限制,我認為不能那樣做。職業人士相對於大眾,是具有商品性的。事實上,大多數棋迷也更瞭解元老棋手。從這個意義上講,元老聯賽也有其獨有價值,女子聯賽也是如此。

 

對參加聯賽的運動員設置排名限制,如果不比賽的棋手從事其他工作,我們也通過某些方式惠澤到他們。如果想參加比賽,先參加可以提高排名的比賽,以這種方式加強選手的認同感,這樣不也是不錯的選擇嗎?

 

樸之勳:其他體育項目需要得到隊伍的選擇才能成為職業運動員,但圍棋不是這樣的嘛。所以我把它理解為資格證概念或參加比賽的權利。與其說老棋手一定要退役,不如說如果擔任元老聯賽的教練或裁判,就登記為普及棋手,不進行比賽;如果想要比賽,就登記為運動員進行比賽。我認為,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,終身制也不會有什麼大壞處。

 

主持人:我向車敏洙棋士會長和鄭壽鉉教授提問。職業棋手具有資格證的性質,包含了多種活動。那麼,對於部分運動員在參加比賽的同時擔任教練、裁判、解說,您是怎麼看待的呢?

 

鄭壽鉉:事實上,作為運動員參賽的人擔任教練並不是很好。但是圍棋不是上了年紀也能參與的獨特運動嗎?還有人在60多歲時獲得冠軍。雖然想投入勝負競爭,但由於生計困難,所以兼任主教練和解說,我認為這不是簡單的問題。

 

車敏洙:我也認為其中存在問題,但想要在現實裡解決並不容易。因為有這樣的問題意識,我還集體給元老們發短信說不要參加普通比賽。這需要從三個層次來完善:只有掛牌為退役或普及棋士,才能擔任主教練、裁判等職務。普及棋士雖然沒有大會投票權,但元老即使退役,也可以參加元老聯賽。那麼,隨著元老在行政上的影響力減少,退役棋手也會減少,棋手總數也會減少,因此我認為終身制問題自然會得到解決。

 

主持人:那麼對於問題意識,某種程度上我們已經達成共識,來看下一個主題吧。

 

(未完)

discuss pic 2021-09-05 07:32:43

 

弈客 - 2

https://home.yikeweiqi.com/#/gonews/detail/49139?type=1

 

【連載】職業棋士制度是否應當就此終結 ⅠⅠ

作者:辟邪劍譯

 

 1天前

 

 

連載一:主題1.職業棋手身份是「運動員」還是「資格證」?

 

【原文:月刊《圍棋》8月號】終極辯論|職業棋士制度是否應當就此終結?

 

【邀請嘉賓】

車敏洙:職業六段、職業棋士會會長

鄭壽鉉:職業九段、明知大學圍棋系教授。

南治亨:職業初段(前)、明知大學圍棋系教授

趙漢乘:職業九段、2021KB國民銀行圍棋聯賽celltrion隊隊員

樸之勳:職業六段、樸之勳圍棋學院運營

 

【主持·整理】

《圍棋》主編:金正民(音)

 

 


 

主題2.定段制度和退役制度

 

體育項目;獎金制(退役制度);不利拓寬門戶

VS

對局費制度;共同生存;職業棋手太多

 

主持人:之前主題是職業棋手的身份認同是「運動員」還是「資格證」。這次我們更深入地討論一下「定段制度」和「退役制度」。

 

如果在主題1中把職業棋手的認同感作為爭論焦點,那麼主題2可以在定段制度或退役制度的話題框架內,提出具體問題,以及自己正在考慮的改良方案。

 

趙漢乘:退役制度是必須的,職業棋手也需要年齡限制。以前,棋手可能是一生的工作。但最近年輕棋手似乎並不這麼認為,我也如此。因此,與老棋手相比,年輕棋手更多地退役,現實就是如此諷刺。

 

車敏洙:那麼,趙老師認為幾歲才是合適的退役年齡?具體說一說,不管是40歲還是50歲。只有明確提出提案,代表會才能進行討論。

 

趙漢乘:這似乎需要協商一下。大致是在無法爭勝負的時候,但是很難準確地說出具體時間……

 

樸之勳:元老棋士會成立,元老聯盟又緊跟著成立,我剛開始也因此感到失望。我認為應該為更多年輕棋手和比賽型棋手搭建舞台,於是產生了蛋糕被瓜分的想法。但是聽說元老聯賽的收視率不亞於KB聯賽吧?因為許多棋迷年齡偏大,所以元老聯盟的名聲反倒不脛而走。相反,我們這個年齡段卻很難找到同輩棋迷。所以現在的想法有些改變,我覺得他們的元老聯賽也在發揮自己的作用。

 

南治亨:趙漢乘老師所說的「年輕棋手不滿」的理由,就是流入韓國棋院的資金會分散。當有贊助商出資的時候,韓國棋院會策劃並舉辦某一場比賽,以分配這筆錢。如果舉辦的是元老賽,資金則會流往那邊,專心爭勝負的年輕棋手因此蒙受損失。我個人認為,韓國棋院與其在中間分配或干預,不如乾脆讓贊助商來選。那麼資金會流向更具人氣的方向,年輕棋手也沒理由不滿。

 

主持人:因為有些不確定的地方,所以向趙漢乘老師提問。對於主張需要建立退役制度的部分,除了年輕棋手們主張變革外,還有沒有其他根據呢?

 

趙漢乘:如我剛才所言,體育不是重在爭勝嗎?當然應該以比賽型棋手為中心,但現在圍棋界卻非如此。連年輕棋手們的聲音都聽不到。行政也是為福利或元老服務,而非比賽型棋手,因此我們只能不滿。

 

主持人:具體有什麼不滿嗎?不滿的對象是沒退役的老棋手們嗎?

 

趙漢乘:正如南教授所說,辦新棋賽的時候就會出現分配問題。以前,棋戰預算是以獎金制(廢除對局費,以冠軍為中心分配獎金)為主旨開展,隨著職業棋手數量大幅增加,又重新出現了對局費制度。

 

即使大賽增加,比賽型棋手的收益也會停滯不前,因此很難只專注於圍棋。我還同時運營著道場,最近真的很累,隨著比賽型棋手收益減少,入段吸引力也在下降,惡性循環似乎正持續著。

 

赵汉乘.jpg

趙漢乘

 

車敏洙:聽你的意思,好像是說要把對局費都改用於獎金吧?但是棋手要想參加比賽,總得花錢通勤、吃飯吧?沒有對局費,連一碗飯都吃不上。聽說現在為了定段,家長需要花費3億左右韓元讓孩子學棋。但是如果定段後每年收入只有100萬韓元,站在父母的立場想想,難道不覺得洩氣嗎?

 

趙漢乘:這個比方好像有點極端。就算這樣,每盤棋10萬韓元的對局費對維持生計幫助也是不大的。

 

車敏洙:對有錢人來說,10萬韓元不是什麼大錢。對困難的人來說,10萬韓元也不少了。現在各類聯賽也都發放對局費,賽後多少能拿到錢,這真的不必要嗎?

 

鄭壽鉉:一般棋手為了定段,需要訓練10年左右,這樣的現實好像很殘酷,但其他領域也差不多。在藝術、體育領域,作為運動員比賽的人極少,大部分人都在教課。高爾夫PGA的運動員也在訓練的同時參與教學。圍棋界不一定只把比賽型棋手看作職業棋手吧?有必要為不參與勝負競爭的棋手們,創造可以謀生的制度。

 

主持人:好的,辯論以退役制度為主題,延伸到約20年前討論過的獎金制-對局制選擇。隨著辯論的深入,場面也有些白熱化。為了緩解現場氣氛,由我來提問:在座的大部分人都說職業棋手身份更像是可以參加大賽的資格證,而不是專注競賽的運動員。相反,定段制度卻出現了英才制度等等,怎麼看都是朝著培養精英職業的方向發展。感覺這部分有點矛盾。大家是怎麼想的,請回答一下。

 

南治亨:我不知道現行定段制度是否能真的發掘英才。以前也不為未滿16歲的人設立英才戰,即使不參加英才戰,天才們也能在12~13歲的時候定段。現在的制度出現了什麼問題呢?每年有17名職業棋手定段,在業餘比賽上,成績好的仍是30多歲的棋手。如果真想選拔有實力的運動員,當初就不需要設英才定段賽之類的程序。趙惠連,李昌鎬老師也是小小年紀就定段的吧?現行制度似乎都是為圍棋道場而設的,除此之外意義不明。

 

主持人:那應該向什麼方向變革才會有意義呢?

 

南治亨:這也是我特別想在這裡說的話。雖然不知道未來能否實現,但是要重新謀劃與現在完全不同的版圖。我想說,為此,所有職業棋手都應該退役,像其他體育項目一樣,只有被選為運動員的人才能參加職業活動。

 

鄭壽鉉:全部退役嗎?

 

南治亨:是的,我認為應該全部退役,重新開始。如果現在的排名在150~200位左右的話,應該能重新參加聯賽吧。那麼,目前的職業棋手中,有競爭力的那部分,都可以重新以運動員身份活動。

 

就這樣調整一次後,大賽預選賽將全部向業餘棋手開放。如果覺得參加人數太多,可以收取報名費。我相信,如果通過大賽等級分來選拔職業棋手,會比現在這樣更有競爭力。

 

樸之勳:我部分同意。其他部分是,不需要讓職業棋手退役,而是區分為普及型棋手,多接納普及型棋手即可。用入會費代替比賽報名費。就像其他體育項目一樣,把所有比賽分為一級聯賽、二級聯賽等,讓運動員們自由競爭,被擠出競爭舞台的則成為普及型棋手,不就可以了嗎?

 

主持人:您給出了令人驚訝的觀點。南教授所說的「讓所有職業棋手退役,全面開放預選賽」的觀點,可以視作要取消定段制度嗎?

 

南治亨:剛才也說過,在其他體育運動中,不以運動員身份參賽的人不會被稱為職業運動員。有能力爭勝的人才能打職業聯賽;想當教練的人只能當教練;擅長解說的人只做解說。如果定段制度不改變到那種程度,無論採取何種方式改革,都是換湯不換藥。

 

主持人:那麼破格地改制的話,能重整職業制度嗎?

 

南治亨:現行職業制度本身就是舊時代的遺留,沒有重整必要了。競爭力下降的棋手應該像職業棒球運動員那樣退役,開始新的人生。目前只有能夠打上聯賽的運動員才是職業棋手。

 

車敏洙:那就是說定段賽和院生制度都必須廢除嗎?

 

南治亨:是的,我是這麼想的。

 

車敏洙:南教授的話在我看來,現實可行性太低了。年輕棋手才有競賽資格,而元老盡量不參加普通棋賽,只參加元老聯賽,我想這是目前最好的選擇。

 

那麼,參賽者減少,對局費負擔減輕,比賽型棋手的獎金也會增加。如果主教練和裁判優先選拔退役棋手,而元老聯盟向退役棋手開放,那麼所有的問題都會得到解決吧?

 

车敏洙.jpg

車敏洙

 

主持人:車會長也同樣認為,主教練或裁判作為運動員上場有失公平吧?此外,對於目前的定段制度,您有何看法。

 

車敏洙:話已至此,不就是說解說員等等職業都應該由退役棋手充任?我也同意這個想法。而且現在的定段人數太多了。從一年中人口基數和定段人數的比例來看,韓國比中國多30倍、比日本多7倍。因為選拔人數太多,對棋士會的預算也造成負擔。我認為把定段名額減少到10人左右比較合適。

 

鄭壽鉉:樸之勳剛才提到了普及型棋士。註冊為普及棋士的話,不妨進行無關勝負的活動,不是嗎?退役的話,棋手的人氣就會下降。

 

樸之勳:我也認為,職業棋士的身份除了物質追求,還有著精神方面的價值。保留職業棋士身份,進行解說,教育大眾,對普及圍棋更有幫助。

 

鄭壽鉉:普及型棋手或退役棋手,足夠勝任裁判一職。主教練則有所不同,不是只掛個名,還需要做各類研究工作。而且隊伍內是否會避諱任用普及型棋手或退役棋手,也存在著這樣的顧慮。

 

主持人:我想問一下作為現役KB聯賽隊員的趙漢乘老師。作為運動員,您如何看待現役職業棋手擔任主教練?

 

趙漢乘:說實話是有不便,不論如何都讓人介意。其他比賽中可能對上自己的教練,而教練又有選用棋手的權力。現役棋手擔任教練是有些奇怪。

 

鄭壽鉉:那教練不能參加比賽不就行了嗎?那地位上高低有別的運動員和教練,就不會在賽場遭遇了。

 

趙漢乘:如果非要規定,這樣是對的。國家隊也正如此轉變。如果比賽限定了誰是教練,誰是運動員,並制定好規則,那麼運動員也不會感到不滿。

 

主持人:我有問題要問南治亨教授。之前您也作為女棋手活躍賽場。現在女子定段賽獨立舉辦,而女性也可以參加男子定段賽。定段後,女棋手可以參加所有比賽,而男棋手不能參加女子賽。所以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反向歧視,您是怎麼想的?

 

南治亨:這個問題,我認為應該區分開男女定段賽,改為女子不能參加男子比賽。這就是適合當前體育化的制度。如果男女一起競賽,會感覺女棋手是二線棋手。如果把女棋手分離出來,如同女子高爾夫那樣,可能會出現比男棋手更受歡迎的女棋手。就像車會長說的那樣,元老棋手只運營元老賽,這才是正確的方向。

 

朴之勋.jpg

樸之勳

 

主持人:車會長也同意南教授的意見吧?

 

車敏洙:部分同意。如果分為女子、元老等組別比賽,確實可以節約比賽資金。但從現實來看,能否不讓全體女棋手參加普通棋賽,還是個疑問。你有什麼計劃?

 

南治亨:我來這裡之前,和女子棋士會長等幾個人談過話。大部分人都能接受,當然也不是沒有反對意見,大體上還是認同的。像KB聯賽隊員崔精老師,可能就有不滿。這種情況下,崔精老師應當做出選擇:如果想參加男子比賽,就不能再參加女子比賽。從體育的角度來看,我認為這是正確的。

車敏洙:女棋手們如果同意,那沒什麼做不到的。這是需要大家協商的部分,我不會反對的。

 

樸之勳:轉回主題,我認為重要的不是每年選拔5名還是10名定段者,而是收取普及型棋手的入會費,並收取盡可能多的棋手,然後讓那些人進行圍棋普及活動。明白嗎?只有投入的人員多了,才能發掘出第二個申真諝。假如能讓 「防彈少年團」的練習生學習圍棋,將來其中成員能在海外推廣下棋,那我們也不用再為普及工作操心了。

 

主持人:您的立場是應該全面開放職業門戶吧?

 

樸之勳:圍棋界受到阻礙才步履維艱。說得誇張點,在我看來圍棋界已經完犢子了。我在大田認識一個待了10年左右的院生,水平跟日本、台灣的弱職業棋手差不多。我認為,具備這樣實力的人都應該進入職業隊伍。當然,現役運動員會爭議這是否公平。如果收取高額入會費,用以補償現有職業棋手,就不會有問題。

 

車敏洙:現在一年定段17個人已經夠多了,圍棋界好起來了嗎?再選1萬個職業棋手,會好起來嗎?如果不通過正常的定段賽,會出現像申真諝一樣的運動員嗎?授予他們「普及職業證書」讓他們去普及圍棋是有道理的。但是對於無法通過定段賽的人,收了他們的入會費,就讓他們和通過比賽的人一樣,享受同等待遇,肯定引起強烈反對,絕對無法施行。

 

主持人:我來總結一下。對於現行制度問題,特別是教練、裁判、督導等與大賽直接相關的職務,讓現役棋手兼任是不公平的,大家都同意了。對於退役,有人說與其設置年齡限制,不如將現役棋手剝離出教練、裁判、解說等職務。限制退役或普及棋手才能擔任這些職務,自然地引導一些人退役。

 

對於每年的定段額度,因財政問題應該減少定段名額的意見,和應該全面開放職業門戶的意見對立。在目前的情況下,如果全面對外開放,肯定會遭到職業棋手的強烈反對。或許正因如此,甚至有破格的意見認為,乾脆讓全體棋手退役,只承認有實力參加聯賽的棋手才是職業棋手。

 

由於時間關係,現在第二個主題的辯論告一段落吧。

Powered by XOOPS © 2001-2020 The XOOPS Project